75岁高龄的罗马皇帝源自元老院的最后一次推举半年后死于征途

罗马帝国历史上,军团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皇权的支柱。因而,坐在帝位上的人,时常被自己属下将领谋害,然后,军团再重新推举出自己认为合格的皇帝。对于这样的事情,号称罗马权力最大的机构-元老院,早已无力反对,只能表示认可。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罗马帝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军团无意推举皇帝,交给元老院来选择一位合适的元老的现象。这时是公元三世纪,帝国历史中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然而,也是在该世纪后期,经过八十余年的军团独大后,他们在皇帝奥勒良死后,竟然不再推举皇帝,而是交给了元老院。

在三世纪时期,虽然罗马僭主不绝、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但也出现了数代有作为皇帝,最终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到了皇帝奥勒良时,罗马已经再次恢复一统,在征战中,他本人也在军团和帝国境内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

当公元275年,皇帝带领自己的精锐之师东征波斯时,却在亚欧大陆交界处被谋害。不过,凶手也很快受到了处罚,只因奥勒良受到军团中多数人的敬仰。在面对谁来当下一任皇帝的问题时,将领们讨论后,决定将此事让罗马元老院来解决。

很快,军团的决议送到了元老院。当时的元老院成员非常诧异,他们不明白军团在搞什么,不过,对于军团的这个提议,却不敢接受。万一选择的不合他们心意,众人害怕会受到清算。元老院直接通过决议授权给军团推举皇帝的权力。

然而,军团却铁了心不想推举,再度向元老院表明自己的想法并表示将会服从新皇帝的统领。双方经过你来我往的一番公文交流后,元老院终于确信军团的意思了。他们决定履行自己很久没使用的权力:推举罗马皇帝。

相信此时,元老们看到了元老院复兴的曙光,毕竟,从元老中选举出来的皇帝,行事风格肯定偏向元老院。没有经过太多的争论,75岁高龄的首席元老塔西佗在众人“奥古斯都”的呼声中,当选为新一任的皇帝。不过,在元老们的兴奋中,不知道有没有人意识到,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决定谁来做帝国皇帝了。

这位老人,登上帝位后,确实做了许多改变。元老院的地位看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元老兴奋地向同僚们写信,表达了对元老院复兴的喜悦。而塔西佗也希望能通过规矩让军团不再凌驾于罗马帝国之上。

然而,事实表明,军团依然是老样子,一位非军团出身的皇帝别说让军团听众他的建议了,连对皇帝应有的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在塔西佗登基仅仅半年后,因前任皇帝奥勒良东征时曾花钱雇佣了哥特人共同打击波斯人的事情没有做法,到最后变成了哥特人劫掠罗马帝国。听到消息了,塔西佗不顾自身高龄,动身亲征。抵达边境后,他表现出了应有的稳重,并没有立即出兵征伐哥特人,而是以劝说为主,对于不听从的人才施行了坚决的打击。

面对精锐的罗马军团,哥特人完全无力招架,很快便取得了胜利,此战的胜利为他赢得了“哥特人征服者”的称号。不过,他的人生却也到了尽头。当他随军远征后,除了身体无法适应艰辛的军旅生活外,他还要忍受军团的桀骜不驯,他们对皇帝没有丝毫的尊重,非常粗鲁。

很快,罗马城便得到了皇帝塔西佗的去世消息,也许是病故、也许是军团所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的死亡肯定与军团有关联,毕竟,他所倡导的军团应遵循规则的理念,始终不得军团的认可。

塔西佗的死表明,一位得不到军团认可的皇帝,无法稳固统治罗马帝国。元老院手中的推举皇帝职能,已然形同虚设,这个存在超千年的机构,走向了彻底的没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