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教师被残害法国恐袭案为何震动“朝野”?

以“恐袭案”为标志,法国由宗教和种族问题而引发的极端主义沉疴从未远去,甚至在以新的形态出现。法国推崇的世俗主义原则与一些宗教信仰在原则上难以相融,实践中不同宗教、种族、阶级又面临全方位的不平等,二者共同引发的“文化分裂”在过去数十年中一直困扰着第五共和国。而随着欧洲难民危机的爆发,身份政治的崛起,法国种族矛盾的张力日益紧绷,极右情绪也不断被推高。

如果说以往的恐袭案件更多是大范围的无差别攻击,未来的恐袭可能将出现“精准化”攻击的新趋势。此次“恐袭案”正是例证。不少法国人开始担心,日常生活中若表达稍有越界,一经互联网传播、放大,就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连日来,法国初中教师萨穆埃尔·帕蒂(Samuel Paty)被疑似分子残杀事件震动全法,警方随即展开连续行动,拘捕多名嫌疑人。此案所引发的反响与震动,无论是屡创新高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还是六十年以来的巴黎首次宵禁,都远不能相比。

帕蒂的遇害引来举国上下的共同悼念。五年前《查理周刊》遇袭时遍布全法的“我是查理”的口号,如今变成了“我是萨穆埃尔”。10月18日,数千人聚集在巴黎共和国广场纪念帕蒂。在巴黎之外,里昂、马赛、波尔多、斯特拉斯堡等城市也举行了纪念集会。10月21日晚20点,巴黎埃菲尔铁塔灯光熄灭,为帕蒂致哀。当晚,法国政府在巴黎索邦大学为帕蒂举行国葬,法国总统马克龙为其追授荣誉军团勋章。“捍卫共和国价值”、“守护”成为法国举国上下的共同呼声。

法国政府也迅速在多领域重拳出击,彰显其向与极端分子宣战的决心。其一,就事件本身,法国警方第一时间拘押了15名与事件直接相关的人员,并在21日向7人提出指控。其二,法国政府也将矛头对准宗教极端组织和极端主义分子群体。19日,法国内政部长就宣布将驱逐231名被列入“预防性质极端化行动”监视档案中的外国人,并于21日下令解散与案件直接相关的宗教极端组织。其三,针对事件前后极端主义分子利用社交媒体扩散极端诉求及口号的做法,法国政府也召集了谷歌、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要求他们提出具体方案,阻止“社交网络上的宣传”。最后,法国在进一步推动欧盟范围内的集体行动以阻止极端主义行为及口号在全欧的扩散。

巴黎“恐袭案”并非孤立的案件,早在案件发生前,法国国内已经有了新一轮种族紧张局势的先兆。9月2日,五年前《查理周刊》遇袭事件在法国开审,同日《查理周刊》选择重新刊登了十二副与当年案件相关的漫画。9月25日,该杂志的原办公地点发生了持刀袭击事件,造成两人受伤。

以“恐袭案”为标志,法国由宗教和种族问题而引发的极端主义沉疴从未远去,甚至在以新的形态出现。法国推崇的世俗主义原则与一些宗教信仰在原则上难以相融,实践中不同宗教、种族、阶级又面临全方位的不平等,二者共同引发的“文化分裂”在过去数十年中一直困扰着第五共和国。而随着欧洲难民危机的爆发,身份政治的崛起,法国种族矛盾的张力日益紧绷,极右情绪也不断被推高。

在此基础上,各类社交媒体的兴盛既为极端思潮开辟了新的传播空间,也成为了暴恐行径的动员场,诱发、刺激潜在的极端主义分子将暴恐行径付诸实践。如果说以往的恐袭案件更多是大范围的无差别攻击,未来的恐袭可能将出现“精准化”攻击的新趋势。此次“恐袭案”正是例证。不少法国人开始担心,日常生活中若表达稍有越界,一经互联网传播、放大,就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而以帕蒂为代表的,以传授“批判性思维”为己任的法国教师恐怕将成为高危人群。这也是法国民众为何对此次恐袭高度重视的原因。

而在笔者落笔时,法国种族紧张局势似又有加剧。22日,有两名女性在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附近刺伤另外两名女性,并试图撕下她们的面纱。据报道,目前这两名袭击者已被指控犯有袭击罪和种族歧视罪。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由宗教和种族问题而引发的极端主义问题在媒体中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也终于浮上水面,成为左右法国政治的重大问题。马克龙与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勒庞的2022年总统选战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此打响。执政三年来,在改革、经济治理、国际地位等议题上均取得成绩的马克龙,在上台之初就面临着来自右翼的压力,要求其采取措施应对。10月2日,在“恐袭案”发生前两周,马克龙也终于发表演讲,推行主义法案,将矛头对准极端宗教分子。而此次“恐袭案”中,马克龙的高调、铁腕处理,也正是马克龙打响的第一枪。未来与极端主义的一仗究竟打得如何,也将影响马克龙在爱丽舍宫的生涯长短。

新华社巴黎10月16日电(记者徐永春)法国首都巴黎西北郊16日发生一起持刀袭击事件,造成一人死亡,袭击者被警方开枪打死。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发表讲话,谴责这起“”事件。

据法国媒体报道,16日17时左右,位于巴黎西北郊的孔夫朗-圣奥诺里讷市街头发生一起持刀袭击事件,一名当地中学教师遇害。袭击者随后在邻近城市因拒捕而被警方开枪打死。

据报道,袭击者是一名18岁的车臣裔男子,出生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此前有犯罪记录,但未被法国反恐部门列入监视名单。有报道说,遇害教师近日曾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涉及宗教的漫画。袭击者与遇害者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晚前往遇害教师所在学校。他向媒体发表讲话,谴责这起“”事件。马克龙说,这起事件并非偶然,是“对法国价值观的攻击”。他呼吁法国民众保持团结,并表示政府将采取坚决而迅速的行动。

据报道,法国国家反恐检察院已接手此案,当地警方已开始对包括袭击者住所在内的数个地点进行搜查。

范郑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法国及欧盟政治经济、法国对非关系,中法关系。

大众日报国际新闻评论专栏《环球论坛》开栏于2007年5月19日。栏目主打热点国际新闻解读,着力在新闻的深度延伸上下功夫,靠独家权威新颖的观点和论证确凿、鞭辟入理的深度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环球论坛》专栏欢迎读者用户赐稿。如有线索或推荐作者,请拨打热线(微信):;或发邮件至。

欲阅读更多环球论坛内容,请扫描下边的二维码,关注大众日报“大众环球论坛”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武宗义打开大众日报客户端阅读全文网友评论滑动提交数据相关推荐环球论坛·2月回顾|中国版全球安全倡议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务实指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