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米蘭於4月26日發出官方聲明表示反對一切種族主義行為,體育總監李安納度更表示米蘭-拉素的意大利盃賽事因為持續的種族主義問題當時應該被終止,球員們需要得到更多尊重及公正。
事件發展至今10多日以來在意大利軒起波浪,我們香港的意甲球迷亦就事件有過討論。以下文章就讓我們從香港部分意甲球迷就事件的看法說起,再回顧一下意甲的種族主義問題。
事源於早前4月中意甲米蘭對拉素賽前,前米蘭13號球員,現效力拉素的阿表示:“我們會去聖西路贏波。從實力上看,我認為拉素與米蘭沒有可比性(暗示拉素強得多)。”
巴卡約高於Twitter回應了阿的說話,他言簡意賅的表示:“OK,我們星期六見。”
在米蘭主場1-0擊敗拉素後,基斯爾與巴卡約高用帶有挑釁的意味舉起了阿的球衣。
阿賽後對此表示:“我很抱歉,我交換球衣本來是想給這事畫上一個句號。挑起仇恨並不屬於足球,這是一種軟弱的信號。”
對此,加度素於賽後受訪期間即時向阿鄭重道歉,而涉事者巴卡約高亦於賽後即時向阿道歉說:“那是個玩笑,我沒有不尊重任何人的想法。如果阿感到被冒犯了,我向他道歉。“
基斯爾亦說:“我只想開個玩笑,我最大限度的尊重每一個人,我最誠摯地向阿道歉。”
其後,阿亦於社交平台再發言平息了事件,阿於Twitter說 :“已夠多爭論吧,我們球場見! ”
當日之比賽衝突除了舉球衣事件外,雙方球員在球證吹完場後的打鬥,與及拉素中場盧卡斯利華向米蘭一位殘疾需坐輪椅的職員說了侮辱性說話。
最後意足協判罰打鬥的米蘭及拉素球員每罰款一萬歐元,而盧卡斯利華侮辱米蘭職員亦同樣罰款一萬歐元。
然而,當大家都以為隨著米蘭巴-基二人及加度素道歉、阿的友善回應及意足協的罰款後舉球衣事件便會落幕。但勢估不到拉素極端球迷對兩名年輕球員的幼稚無聊的舉動,連日來以種族歧視的方式不停持續攻擊兩位球員,這是絕對不能令人接受的。
昨日友站《意甲大本營》就此發出了一篇關於《No racism!》的文章,希望帶給大家正視種族歧視的問題,並反問意大利政府及普羅大眾何時才能改變這弊病。
從《意甲大本營》帖子內網友的留言,我們看到的是香港有部分意甲球迷不太了解意甲目前的生態及多年來的種族歧視問題及其嚴重性。
有球迷認為因為巴卡約高-基斯爾的舉球衣事件,他們得到「歧視」的對待是合理的結果,即所謂自作自受。
其實巴卡約高-基斯爾,甚至加度素於賽後已即時向阿道歉。那麼,三個男人的爭執是否應該提升到去種族「歧視」的層面呢!?
亦有球迷表示是否因為是黑人球員做錯事就不能「」,如果「」黑人就被認為是種族歧視嗎?
當然我們絕對同意巴卡約高-基斯爾做出如此幼稚的錯事受到批評及懲罰是應該的。然而,此位球迷明顯完全無視了拉素極端球迷就是以種族主義行為不停地攻擊巴卡約高 。她們由拉素對烏甸尼斯的補賽起,直到前日意盃比賽仍不停高喊『This Banana is for you Bakayoko』及舉吹氣香蕉,這完完全全是種族歧視行為,違反Anti-Racism的普世價值觀。
而事實上意甲的黑人球員數十年以來正正就是因為與生俱來的種族、膚色而受到極端球迷的『無端端歧視』受到傷害。
事實上,意大利的種族歧視情況由來已久卻未能根治,當中如拉素的極端球迷更是在種族主義上犯案累累。
明白到我們身處的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我們習慣多元文化,在對待歐洲足球的種族主義的事件上大多是以隔岸觀火的態度、或當作成趣聞一單,大家可能沒有入什麼具體的種族主義觀念。其實種族主義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意甲的發展,甚至正一直蠶食著意甲,影響意甲的聲譽。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 :『種族歧視又叫做種族主義,係一種人類存在已久嘅傳統意識型態,由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表現,甚至會出現遺傳學學說上。
種族主義者認為自己種族某方面,如智慧、道德、體能,都相比其他人優勝,又或者認為某啲種族比多數人差劣。』
意甲種族歧視問題已有數十年未有解決,有種說法種族歧視在意大利球場多年持續是因為這種現象就是意大利社會的一部分,亦因為意大利「鄉土觀念」的文化,他們對省市的歸屬感強於國家的整體意識,令一些地域產生了對外來者的防範意識。
除了因為膚色上的歧視外,意大利很多球迷組織都極富有政治色彩,例如親右翼的國際米蘭、費倫天拿、拉素等,她們的極端球迷組織更主張反猶太主義。
意大利足協(FIGC)曾於2017年進行反《歐洲種族主義歪風》運動,規定意甲球隊於賽前朗讀「安妮日記」。事源是因為拉素球迷於首都打吡時在全場散佈《安妮日記》作者安妮法蘭克穿上敵隊球衣的圖片,暗諷對手「都是猶太人」。FIGC當時對此事件大怒,其後宣佈在下週意甲開賽前都會朗讀《安妮日記》片段,球員也穿上印有安妮頭像的上衣,藉以宣示反猶太、反種族主義、反法西斯的意志。
當時足總朗讀的片段為:「我看見世界正漸漸變成一片荒野,我聽見雷聲正在接近…然而當我仰望天空,冥冥中覺得所有事情都會好轉,這場殘酷將會結束,和平與安寧將會再來」。
遠至19年前的2001年5月,拉素的球迷在首都打吡戰中展示30米長的標語,寫上『黑人球隊,猶太人支持者』,諷刺羅馬的後衛由一眾黑人球員組成,針對卡富、艾迪亞、薜比拿等黑人球員。拉素因此被罰款6,000萬里拉,並禁止下場在主場對巴里,需要改中立場作賽。
2007年,當時出道不久,效力羅馬的前鋒球員奧卡卡,生於意大利,父母來自尼日利亞,亦被意大利的種族主義者侮辱,奧卡卡被罵『意大利人不是黑奴!』。
到了十多年過後的2017年的首都打吡,羅馬的黑人後衛魯迪加仍然受到種族歧視的侮辱。於賽事中,拉素球迷公然向魯迪加發出模仿猴子的叫聲,嘲笑魯迪加。最後拉素卻並未因球迷的種族歧視行為而受重罰,FIGC只是下令拉素於下場關閉了一部分看台作罷。
勇敢的魯迪加其後受訪時表示:“在意大利的足球比賽中,你總是能夠在看台上看到《反對種族歧視》這樣的旗幟、標語,不過那裡的人們從來不會將之付諸現實。在很多場比賽中,對方球迷都會模仿猴子的叫聲,他們總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攻擊我,但是這些人們從來都不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在我看來,意大利相關部門的做法簡直是無法理解。那些白人總是對我說,‘碰到種族歧視攻擊的時候,你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智’,不過在我看來,他們都是站著說話但不會腰痛。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白人永遠都不會理解,我們這些黑人在被其他人種族歧視攻擊時的真正感受。一直以來我都堅定的認為,有關部門必須使用嚴刑峻法來打擊種族歧視行為。”
2017年,拉素對薩斯索羅賽事又發生種族歧視事件,調查指當時北看台5449名觀眾之中,有大約2000人向薩斯索羅的鄧肯及阿特查邦兩位加納血統的球員高叫種族歧視口號,情況十分嚴重。
巴洛迪利生於巴勒莫,父母是祖籍加納的非洲移民。巴洛迪利雖然擁有典型意大利姓名和身份證,卻因為與生俱來的黑色皮膚,成為受到種族歧視的原罪。在2009年U21歐國盃比賽前,意大利球迷就曾向他扔香蕉。
同年2009年對祖雲達斯對國際米蘭的比賽中,祖雲達斯球迷齊聲高喊「生的巴洛迪利」,這令到當時巴洛迪利怒不可言。他朝著叫囂的球迷伸出舌頭,並大聲咆哮著「你們閉嘴!」,雙方互罵。然而,巴洛迪利受種族主義的侮辱持續到加盟米蘭、甚至離開米蘭至今仍未停止。
在2012/13意甲第26週的米蘭打吡,國際米蘭主場對AC米蘭的比賽中出現了相當具有爭議性的一幕。當時很多球迷帶著大班的香蕉氣球進入球場,每當巴洛迪利拿球時,國際米蘭的球迷就揮舞起手中的香蕉氣球,並諷刺說:「巴洛迪利過來吃香蕉啊!」。直到比賽第60分鐘左右,忍無可忍的巴神終於進行了還擊,他朝北看台做出了閉嘴的手勢。賽後國際米蘭被處罰5萬歐元,而做出閉嘴動作的巴神也被罰1萬歐元。
在2013年6月,米蘭與意丁球隊柏迪利亞(Pro Patria)的友誼賽踢至第25分鐘,保定在邊路盤球遭到場邊球迷的種族主義語言攻擊,保定突然停下來拾起皮球踢向柏迪利亞球迷,引發主場球迷的嘲笑。球證當時立即吹停賽事,雙方球員亦走向保定了解事件,柏迪利亞的球員雖然上前安慰,但保定生氣得把球衣脫掉,而其他隊友亦跟隨他離場,球賽最終被迫腰斬。
事後米蘭體育總監根迪尼表示 :“我為米蘭球員感到非常自豪,今天因為來自幾個白癡的種族主義辱駡,他們決定離開球場。沒有種族主義,就沒有愚蠢!”
再接下來2013年米蘭主場對羅馬的賽事,羅馬球迷扮猴子叫來羞辱巴洛迪利,球證洛基在下半場初段一度終止比賽,球場的擴音器甚至提醒球迷必須停止這樣的行為,不然比賽會被腰斬延期。據報導,羅馬球迷亦同時侮辱米蘭的其他黑人球員,包括薩柏達及蒙達利。
2014年5月,米蘭作客阿特蘭大,米蘭的干斯坦及迪莊受到主場球迷種族主義攻擊, 阿特蘭大的球迷向兩名球員擲香蕉,米蘭球員以拍掌諷刺式地回應。阿特蘭大最後被罰款4萬歐元。
2017年,前米蘭球員蒙達利效力佩斯卡拉受到卡利亞里的球迷侮辱,但向球證投訴後反而得到黃牌,亦因為離開球場罷踢被FIGC禁賽一場。
2018年12月國際米蘭對拿玻里的賽事發生了規模很大的種族主義事件,數千名極端國米球迷用典型的種族噪音“BUU”攻擊古列巴尼,這一事件佔據了當時世界各大傳媒的體育版面,亦觸動了FIFA及UEFA的神經。
2018年12月29日,FIFA和UEFA發表聯合聲明,譴責極端球迷針對古列巴尼的攻擊,並表示他們『非常關注這一令人難以接受的種族主義事件,而且意大利足協也未能遵守被廣泛認可的三步反種族主義協議』。
第一步,如果球證發現或被第四官員提示比賽期間有嚴重的種族歧視行為,他要暫停比賽,要求公眾立即停止種族歧視行為;第二步,如果比賽重新開始後,種族歧視行為並未停止,球證要在合理範圍內中止比賽一段時間,要求球隊進入更衣室;第三步,當比賽重新開始後,如果種族歧視行為還沒有停止,球證應當徹底終止比賽。
雖然FIFA及UEFA如此重大的回應,但在2019年2月拉素對西維爾的歐霸盃賽事,部分拉素球迷對西維爾做出了帶有種族歧視性的舉動,迫使UEFA上月宣佈懲罰拉素下季的歐戰需要關閉看台作賽。
2019年3月的米蘭打吡,基斯爾繼2017年12月意大利盃米蘭打吡後再一次被國際米蘭球迷以猴子的叫聲侮辱。
2019年4月,祖雲達斯的堅恩亦受到卡利亞里球迷的種族歧視攻擊。其後邦路斯批評堅恩的慶祝行為過激才受到種族攻擊,但這一說法不被意大利的大眾及傳媒接受,邦路斯最後只有改口並向公眾道歉。
除左上述的種族歧視例子外,曾在意甲馳騁的黑人球員包括古列治、雲達、恩斯、杜林、及韋拉等都曾在意甲受到種族歧視的攻擊。據報現在有不少黑人球員在選擇轉會時都刻意不選擇意大利。
曾經令米蘭球迷恨之入骨的著名經理人拉爾奧拿就古列巴尼事件發表看法,作為一名國際足球界的轉會專家,對於種族主義影響意甲可謂一語中的。
拉爾奧拿說 :“從根本上說,種族歧視就是無知的體現。跟無知的人溝通很困難,但我們必須和他們抗爭,我們必須團結一致。話雖這麼說,政府又在哪裡呢?真正的政府,還有足球領域領域裡的政府?協會在哪裡?球員和球會之間的團結到哪裡去了?這是所有球會老闆還有球員的問題。如果意大利沒能擊敗這個‘癌症’,那麼意大利足球是沒有未來的。足球是社會的一面鏡子,足球世界需要特別的目標,勇氣,創新意識和膽量。”
種族歧視問題在意甲正處於失控狀態,極端球迷組織並不受球會的控制,反而有說是球會依賴球迷組織生存,因為球會不能負擔起失去大批極端球迷支援所帶來的高昂代價,故最後只能選擇妥協。更有傳球迷組織向球會索取門票再轉售圖利,部分更有黑手黨影子,祖雲達斯的主席早前更因此需要出庭應訊。
這一切都是基於意大利足球與政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極端球迷組織的政治色彩濃厚亦是各球會不敢動她們之原因。就如前日米蘭-拉素意大利盃賽前,拉素極端球迷組織公然在米蘭市當年處決墨索里尼的廣場拉起『向墨索里尼致敬』的旗幟及叫喊法西斯口號,須知道賽後翌日就是意大利慶祝納粹法西斯主義結束的全國性節日,但球會對此都無可奈何,拉素唯一可做的就是於翌日發聲明與此等球迷組織割席。
有說意甲球場空蕩蕩是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家長們都不願意帶子女入場,因為現場觀賽場面混亂,例如極端球迷在看台吸毒、辱罵球員等行為令家長們望而生畏。
意甲種族歧視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法。然而,意甲需要復甦除了在經濟上進行現代化的改革外,意甲場內場外生態亦必須進行改革,雖暫不能根治卻必須減少其滋生環境,具體方法可參考英超以高清攝影拍下涉事球迷相貌並終生禁止入場。
意大利足球是意大利社會的縮影,如果不能根治以上種族主義問題,我們很難看到意甲有回復光榮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