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真实历史被搬到荧幕上,我们还会被一种奇异的感受唤醒,这些不是精心设计的桥段。
此前,网飞Netflix出品了这个案子的13集纪录片,在MTC上轰出92的高分。
很多人认识李昌钰,是因为他鉴识过几个全球重大的案件,肯尼迪总统被杀案、尼克松水门事件、克林顿桃色案、美国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案等。
那个时候,一位制片人把这个案子的纪录片寄给了他,认为导演会对这个题材感兴趣改编。
迈克·彼得森,这个被冠上杀妻凶手的小说家,自始自终没有承认过杀妻行为,只承认了法庭的证据足以让他判刑。
在本剧中,他企图还原这个案件背后的意义,用非线性叙事,把观众往带到故事的不同方向,让他们在确定和不确定中摇摆。
美国北卡州达勒姆市警方接到报警,一个中年男人紧张地说,妻子从楼梯上跌下来了,还有呼吸,但已经昏迷。
她身上有35处割伤和挫伤,仅仅后脑就有7处撕裂伤,左侧甲状软骨上角破裂,有可能被人勒过脖子。
在这一刻起,故事开始呈现出不同的视角,站在不同视角下的人,就会以不同的角度去推断迈克的行为。
迈克夫妻关系融洽,他没有任何作案动机作案,凯瑟琳摔下楼梯的场景里,迈克也表现出了难以抑制的伤痛。
一次警方的搜查中,他们在迈克的电脑中,发现不少男性色情图片,尺度之大令人咋舌。
警方推论,凯瑟琳是在当晚发现了迈克的秘密,两人发生争吵,后被对方殴打致死。
1985年,也就是案件发生的16年前,迈克曾经也卷入到一场离奇死亡案件中。
那个时候,迈克曾在德国工作,11月的一天,他到访一位女同事家,之后,这位女同事被发现离奇倒毙在自家楼梯之下。
这个案件越来越轰动后,警方还对16年前的陈案重新开棺验尸,女同事的头部也发现了很多裂口,有类似钝器打击的痕迹。
有罪推论这个词汇很有意思,它本身就带着强烈的主观判断,而主观判断这件事,是贯穿这个悬案的最关键议题。
从警方,从媒体,从案件相关人士,都是带着非常主观的态度来看待迈克有罪与否的。
当时,为了取得确凿证据,警方找来国家调查局的血液分析员迪福和华裔神探李昌钰。
福迪认为,凯瑟琳头部遭到了连续的钝器打击,他断定迈克尔是用钝器打死妻子的。
而李昌钰认为,这不太像是一场谋杀,楼梯口很窄,没有足够的空间挥舞被认定为凶器的吹火棍,如果凶手反复攻击受害者头部,鲜血是会飞溅到同一个地方,但案发现场的血却是四处飞溅。
福迪是个不折不扣的执法枉法者,他曾在多起案件中制造假证、谎报检测结果,还造成一个无辜者坐了17年冤狱。
法医检测出具报告,死者身上伤口很多,不能判断是人为还是意外,目前只能确定死因是失血过多。
但是,它漫长的取证和庭审过程中,却展现了比整个案情更复杂的社会人性和司法困境。
这个纪录片的剪辑师和当事人迈克竟然谈起了恋爱,所以这部纪录片里很多对迈克不利的关键证物证言都缺失了。
认为制作方戴有色眼镜拍片的,和认为制作方有勇气和司法机构开战的大动干戈。
它不再于纠结这一档陈年旧案,不纠结迈克到底杀人与否,而是通过重新叙事,让观众看到一个死亡案件在不同人的眼里,是可以有多角度诠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