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亿已到账但茅台不干了

距离那杯“酱香拿铁”掀翻互联网不到1个月,又一个消息传来:茅台方面宣布将停止“+茅台”周边产品的开发。

尽管全网抢喝酱香拿铁的热潮仿佛就在昨天,官宣和德芙推出的酒心巧克力还有许多人没尝到,茅台的这一波操作,却没让人感觉多意外。

经历了“拥抱年轻消费群体”到“走下神坛”,再到“被说成是料酒添加剂”的舆论转变后……

9月,茅台与瑞幸联名推出酱香拿铁后,“美酒加咖啡,就爱这一杯”的口号一跃成为联名新典范。

“好不好喝”“有没有真茅台”“一杯加了多少茅台”“喝了能不能开车”不断登上热门。

这一天,两大联名品牌茅台、瑞幸的百度指数较此前实现了近十倍的增长,分别达到28703、27243。

“酱香拿铁一日销售542万杯”的阅读次数达到4亿、“茅台瑞幸酱香拿铁“则有3.8亿次阅读。

酱香拿铁在泰国火了、酱香拿铁已经火到韩国等热搜线亿阅读量,许多外国网友表示“想喝喝到底是什么味道”。

酱香拿铁上线之日有多火爆?据说由于刷新了品牌的单品纪录,瑞幸还向所有在岗咖啡师、客服发放了感谢红包。

爆火的背后,自然离不开茅台“高奢”和瑞幸“接地气”属性碰撞出的反差效果。

在喝到第一口酱香拿铁时,许多年轻人笑叹“感谢瑞幸,让我年纪年轻就喝上了茅台。”

茅台具备消费品和奢侈品双重属性,在中老年群体心目中不可替代;随着年轻人社交方式改变,“酒桌文化”衰退,提前布局也是不错的构思。

上线之初便被质一个月内两次联名太频繁、接着又陷入了全面断货,加价售卖乱向频出的旋涡;

去年5月29日,茅台就联合蒙牛推出“茅台冰淇淋”,成为了当年的“跨界顶流”。

尽管因为定价问题被嘲讽了一阵子,茅台冰淇淋在一年时间里累计销售近1000万杯。

许是为了凸显对这一联名业务的重视,茅台还将每年5月29日定为“茅台冰淇淋节”。

在茅台冰淇淋一周年庆活动上,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表示,茅台将加大研发酒心巧克力、含酒饮品、棒支、软冰等,建立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特色显著的产品矩阵。

茅台本身的发展并不赖,2022年,茅台实现营收695.76亿元,净利润达359.80亿元,在行业始终稳居一哥位置。

人们既往印象中的“中老年群体才是茅台消费主力”的局面,近年来悄然转变: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已经将接力棒握在了手中。

曾经,“这届年轻人已经告别白酒了”的话题刷爆网络,总难免让人担心白酒的未来。

但那句“年少不知白酒好,错把XX当成宝; 年少不知白酒香,错把XX加满仓”的顺口溜,放在如今也许同样适用。

2020、2021连续两年的《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年轻人的爱喝榜单上,第一名不是果酒和洋酒,而是:白酒。

年轻消费者是白酒消费的潜力群体,“18-29岁”消费者在商务应酬和一人独酌场景中选择白酒的占比高于30岁以上群体/图源:艾瑞智研

到2022年618期间,天猫超市实时数据显示,茅台酒消费人群中,18-30岁区间的90后占比达59%。

不仅如此,女性消费者在茅台酒购买人群中占比也达到了3成,同比上涨12%。

随着90后、95后乃至00后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将注意力转向年轻人,是茅台寻找增量的重要选择之一。

基于如此消费潜力,茅台想通过与更多年轻化的品牌、品类联名,来培养年轻人对白酒、对茅台的好感。

茅台冰淇淋定位的是“年轻人的第一口茅台”,酱香拿铁是“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茅小凌酒心巧克力主打“年轻人的仪式感”……

只是联名年轻化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好讲,即使是茅台也无法复制下一个酱香拿铁。

泸州老窖与奈雪的茶联名推出开醺礼盒,与钟薛高联名“断片雪糕”;江小白和蒙牛做过酒心巧克力冰淇淋;五粮液和永璞咖啡推出联名咖酒……

起初,还有不少人高呼着“来吧,看看我的衣食住行还有多少醉生梦死的空间”。

但最终,这些联名要么归于沉寂,要么便如五粮液和四川航空的联名一般,比起悬念,更多是“这也可以”的惊讶后的一声叹息:

无论品牌之间联名的搭配如何改变,但目前看来,仍旧万变不离其宗:至少需要有强弱反差,一个收获名,一个收获利。

如更早一点喜茶和Fendi的联名,在社交平台上火爆一时,过后的分析讨论中,普遍认为的最大赢家却往往是——喜茶。

哪怕身为“联名”资深玩家的咖啡圈、茶饮圈——更多时候,默默无闻可能才是常态。

就在酱香拿铁走红全网后,库迪咖啡宣布和五常大米联名,最后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023年以来,新茶饮圈累计联名超过70次,玩法越来越多样与创新,消费者被触动的阈值也越来越高。

联名营销,的确不是想赢就能赢,那句“小红靠捧,大红靠命”放在这里也同样适用。

一方面,联名营销具有边际效应,随着频率提高、玩法增阿基,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品牌的投入成本也要更高。

另一方面,联名中如果出现产品研发不佳或是过度跨界等情况,都会对品牌价值造成稀释。

哪怕火爆如酱香拿铁,市场评价褒贬程度相当,且两大联名品牌的基本盘比较稳,整体带来的“伤害”还是有的。

“这段时间从酱香拿铁到酒心巧克力,品尝过感觉也不过如此,好奇心从此也没了。”

消费者起初可能冲着周边、新鲜感而来,但不好的产品体验,不仅不会增加品牌的光环,反而会让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大打折扣。

但形式大于内容的“官宣”,来再多次恐怕都不够,这或许正式茅台选择暂停开发联名,等待热度冷却的根本原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